兜兜转转又陷困局 伊朗宣布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
伊朗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背景与影响
2023年9月20日,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宣布,由于英国、法国和德国强力推动联合国安理会恢复对伊朗的制裁,伊朗决定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合作。这一决定意味着伊核问题再次陷入僵局,国际社会对局势的发展充满了疑虑。
欧洲推行“快速恢复制裁”机制:人为制造危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副所长秦天认为,欧洲在联合国安理会推动恢复制裁的举动,实际上是人为加剧了伊核问题的紧张局势。他指出,欧洲所推行的“快速恢复制裁”机制,是基于伊朗没有完全履行2015年核协议的理由。然而,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且伊朗在2020年宣布中止履行部分协议条款,这些事件都为当前的局面埋下了伏笔。
秦天认为,欧洲虽然未能完全替代美国的角色,却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美国对伊朗的施压。从道义和逻辑上看,伊朗是这一过程中受害的一方。如今,欧洲可以选择推迟或不启动这一机制,但却坚持快速恢复制裁,这种做法显然是人为推高了局势的紧张度,迫使伊朗作出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的回应。
展开剩余64%以色列可能借机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
秦天还警告,这一局面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伊朗而言。若伊朗再次遭受联合国制裁,其人员交流可能会受到限制,资产有可能被冻结,科技研发与武器进出口也将受到更严格的制约。这些举措将加大伊朗的压力,使其在中东地区变得更加不稳定。
此外,秦天认为,以色列可能会借此危机向伊朗发动军事打击。自2023年6月以来,伊以冲突一直处于高压状态,而如今的伊核问题再次升温,给以色列提供了可能的军事行动理由。以色列一直在寻找机会对伊朗动武,而伊核问题的紧张局势可能正是他们所期待的机会。
伊朗的克制反应:未来局势如何发展?
尽管局势趋于紧张,秦天指出,伊朗在当前危机中的反应相对克制。过去,伊朗可能会考虑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甚至采取更激烈的行动,如在波斯湾进行军事袭击,或者袭击驻伊拉克的美国目标。然而,目前伊朗并未采取这些极端举措,这显示出伊朗对于局势的克制。
秦天认为,伊朗的克制为国际社会争取解决危机的时间与空间。虽然“快速恢复制裁”机制的启动似乎无法避免,但目前仍有机会通过外交途径延迟这一进程或找到危机的妥善解决方式。中国、俄罗斯等国家仍在积极劝和促谈,俄罗斯甚至曾草拟过延期启动制裁的草案,目前尚未表决。秦天呼吁,国际社会应抓住这个最后的窗口期,继续推动谈判,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国际社会的努力与未来展望
当前的局势充满不确定性,伊朗和国际社会的未来行动将深刻影响中东地区的安全与稳定。随着欧洲、美国与伊朗之间的博弈加剧,国际社会是否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避免进一步升级的冲突,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发布于:天津市